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域专业宣传主媒体主平台主阵地

  • 微信
  • 微博

跨越74年!86岁老人在南安找到了烈士哥哥

跨越74年!86岁老人在南安找到了烈士哥哥

来源:中国双拥杂志 

2023-03-17 15:14

哥哥!我来看你了。2023年3月6日上午,在福建省南安市水头烈士陵园,来自江苏的86岁老人刘立生,在烈士刘立仁墓前(墓碑“刘力仁”,实际应为“刘立仁”)深深凝望。这声“哥哥”,他等了整整74年。

刘立仁,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人,1933年出生,1948年参加革命,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第10兵团28军245团3营战士,1949年10月8日在福建省小嶝岛战斗中牺牲,牺牲时不到17周岁。

刘立仁在兄妹中排行第二,上有姐姐,下有弟弟和妹妹。1948年,他和同村的4个青年一起参加革命。刘立生说,因为父母去世较早,他12岁就外出逃难,没能见证哥哥参军的时刻,让他留下了深深的遗憾。再次得到哥哥的信息,却是他在战斗中被飞机轰炸而牺牲的消息。“当时只知道哥哥留在福建了,由于路途遥远,加上没有确切的地址,寻找哥哥成了心中的梦。”刘立生只能将这份牵挂一直埋在心中,有了孩子后,他就跟孩子们提起为国捐躯的大伯,让他们不要忘记有这么一位亲人。刘立仁的大侄子刘宝林说,因为历史遗留下的烈士资料记载不全,名字、地址同音不同字的现象,导致寻亲困难。直到2022年,在“我为烈士来寻亲”团,泉州、南安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多单位的协作下,他们才得知刘立仁就在南安的烈士陵园。

cb26ba9cebc14e999b11d358daf09ea7.jpg

“知道大伯的确切位置后,我们很想来看看,但因为父亲身体原因,一直拖到现在。”刘宝林说,为了这次迟到74年的“见面”,他们父子三人跨越1200多公里,从家乡赶到了南安。

在烈士陵园,刘立生父子三人还按照家乡的习俗,给刘立仁带来了两盆青松。虽然从未见过大伯,但大伯的英雄形象已深深烙印在刘宝林、刘宝贵两兄弟心中,当天祭奠现场,情到深处两人不禁抹泪。

10多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换来几分钟的祭奠,刘立生父子三人的心情从沉重转为轻松。几十年的心结解开,父子三人才有了一点笑意。

刘宝林还在刘立仁烈士墓附近取了一抔泥土装进提前准备好的袋子里。他说:“大伯留在烈士陵园挺好的,这里有他的战友兄弟,我带走大伯墓边的一抔泥土回乡以示纪念,也代表着大伯回家了。”

973761b08432425d88cd277613a4bce5.jpg

据悉,南安市目前共有外地籍英烈140个。为进一步落实退役军人事务部“为烈士寻亲”的工作部署,南安市积极开展为英烈寻亲工作,广泛收集发布寻亲线索,主动采取发函、电话咨询等方式与英烈户籍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对接,并在各级退役军人事务部官微、报社、今日头条公益项目等新闻媒体、网络平台上发布为英烈寻亲信息,努力提高寻亲成功率,截至2022年年底,南安市已寻亲成功49人。

作者:杨志坚 陈江涛 王文斌



相关文章

中国双拥杂志
中国双拥杂志
中国双拥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