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工作领域专业宣传主媒体主平台主阵地

  • 微信
  • 微博

金溪县:把“兵支书”打造成乡村振兴能手

金溪县:把“兵支书”打造成乡村振兴能手

来源:中国双拥杂志 

2023-08-31 10:46

江西省金溪县不断深化推进“兵支书”建设工作,健全“兵支书”培养体系、完善“兵支书”工作机制,探索建立“六个一”工作法,引导和推动全县29名“兵支书”在经济社会发展、乡村振兴、城乡基层治理、基层组织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建立一个工作平台,组建“兵支书”工作指挥部

该县成立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委组织部部长和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的“兵支书”试点工作领导小组,高位推动“兵支书”试点工作。他们在县级层面和各乡镇(区)建立“兵支书”培育孵化基地和培育办公室,设立了27个“兵支书”工作室,构建起“兵支书”培育发展组织网络平台,统筹组织协调各项工作。

建立一个工作载体,培育“兵支书”队伍生力军

建立以“三培一带”为载体的“兵支书”队伍培育体系,即优先把优秀退役军人培养成党员、把优秀党员退役军人培养成村(社区)两委成员、把优秀党员村(社区)两委成员培养成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把“兵支书”队伍打造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几年来,全县有51名优秀退役军人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 56名退役军人党员通过法定程序进入村两委,其中有23名退役军人党员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随着《金溪县“兵支书”队伍培育工程实施办法》出台,该县加大“兵支书”队伍建设健康发展力度,“兵支书”已成为农村基层组织和乡村振兴的生力军。

建立一套工作台账,推进“兵支书”队伍信息化

强化精准摸排,县人武部、县委组织部、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单位,联合组织人员分赴全县“兵支书”所在村委会进行实地调研,摸排全县“兵支书”队伍发展现状和履职情况,并建立退役军人信息台账、“兵支书”队伍台账、村(社区)“兵支书”后备力量管理台账等,全面掌握辖区“兵支书”队伍建设基础信息,推进队伍管理信息化、体系化建设,为“兵支书”建设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建立一套“练兵”机制,锤炼“兵支书”队伍战斗力

按照优选一批“兵苗子”、精选一批“兵干部”、严选一批“兵支书”的步骤,强化对“兵支书”队伍进行跟踪、培养、考评、选拔,形成“练兵”工作机制,努力让其成长为基层党建的领头人、乡村振兴的引路人、和谐稳定的维护人、军人形象的守护人。几年以来,全县28个“兵支书”所在村共投入资金3200万余元,完成秀美乡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等296个乡村建设项目,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生产生活环境不断改善,有5个村年集体经济收入实现10万元以上。

落实一项工作经费,强化“兵支书”队伍后勤保障

县财政每年拨付20万元专项工作经费,用以保障“兵支书”工作基本运行及示范创建工作,为“兵支书”队伍教育培训、学历提升、对外交流、激励奖励提供资金支持,确保“兵支书”队伍建设长效后勤供应。到2023年8月,全县共有17名“兵支书”参加全省“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提升学历。

树立一批先进典型,锻造“兵支书”队伍精兵强将

该县深入挖掘和培树“兵支书”先进典型,总结和打造一批创业先锋、秀美乡村、社会治理、红色传承、双拥模范等“一村一品”的“兵支书”特色典型示范村(社区、社团组织)。今年以来,经过村(社区)申报、乡镇(区)推荐,县“兵支书”办公室考察审核,共有2个乡镇和5个村入选全县第一批创建“兵支书”队伍建设示范点。陆坊乡“兵支书”黄星辉带头创办江西天竹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年产值120万元以上,村级集体年收入10万元以上,带动了20多名村民务工,月工资都在3000元以上。左坊镇汪家村“兵支书”汪宏文积极做好部队驻训期间的群众拥军工作,支持和保障部队完成训练演练任务,汪家村成了远近闻名的“拥军支前”模范村。

作者:叶俊勇 全斌华 王志明



相关文章

中国双拥杂志
中国双拥杂志
中国双拥杂志